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新闻动态 NEWS 当前位置: 天博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天博为了这张照片记者拍摄了上千幅
添加时间:2024-03-02

  天博曾经很长时间,文字是报纸新闻的主角,图片只是点缀版面的配角。然而,随着碎片化阅读对注意力的争夺,让人一目了然的新闻图片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有研究表明,可视化内容给眼球带来的刺激与兴奋度明显高于文字,纵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以及各地省级党报,新闻图片的数量越来越多,图片所占版面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以增强视觉冲击力,使报纸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

  社会变化巨大或调整发展的关键时期,往往也是新闻摄影跟进与彰显作用的黄金时期,因为见证进程、记录历史、报道新闻原本就是新闻摄影的本质。[1]2019年1月,江西日报社视觉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由摄影部和新媒体部合并,承担起了《江西日报》可视化的重要任务。《江西日报》“映像版”是新闻图片专版,每周固定推出,以图片的方式报道新闻事件、讲述影像故事,至今已刊发包括《极枯鄱湖 生态大考》在内的300余期专题报道。近年来,“映像版”进一步强化“内容为王”导向,贯彻“无可视,不新闻”理念,以“扩大主流内容影响力”为追求,努力探索一条用新闻图片讲述赣鄱精彩故事、传递江西正能量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锤炼着记者的基本功,涵盖了走进新闻、发现新闻、思考新闻、写作新闻的全过程天博。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国际重要湿地和候鸟越冬地,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发布的《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中,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被划入319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成为我国生态保护的重要一环。

  作为生长在长江边,受到鄱阳湖哺育的赣鄱儿女,记者对鄱阳湖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选题一直保持高度关注。记者长期在鄱阳湖区拍摄候鸟,跟随渔政部门和水生生物救助中心工作人员采访长江江豚救助和科考,采写了《白鹤舞 江豚跃——长江禁渔成效初显》《升了!鄱阳湖长江江豚492头》《在鄱阳湖中寻找1毫米的鱼卵》等一大批以鄱阳湖生态保护为主题的新闻报道,为《极枯鄱湖 生态大考》的图片专题报道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22年7月之后,江西持续晴热少雨,鄱阳湖出现罕见旱情,提前进入枯水期。创作团队判断天博,未来一段时期内鄱阳湖水位将继续走低。作为国际重要湿地和候鸟越冬地,低水位的鄱阳湖对即将飞抵的候鸟大军和当地民众的生活有何影响,如何用图片恰如其分地表现鄱阳湖旱情和各地应对的举措?带着这些疑问和思考,记者快速搜集相关材料、选好拍摄点位、联系采访对象,赶赴鄱阳湖核心区,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调研拍摄。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记者冒着高温酷暑深入湖口、都昌、余干、进贤等鄱阳湖核心区采访,从白天坚守到黑夜,捕捉到一个个色彩强烈且极富冲击力的“决定性瞬间”:水位下降的鄱阳湖进贤段水域滩涂,呈现出大树形状的自然景观;列车从“缩水”见底的鄱阳湖湖区衢九铁路高架桥上驶过;长江江豚跃出水面,不远处有工作人员在进行航道疏浚作业……这些难得一见的震撼画面,再现了鄱阳湖旱情的真实情况,展示了江西各地采取有效举措应对旱情的良好风貌,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公众对旱情的忧虑,坚定了人们抗旱必胜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张长江江豚的图片。为了这张图片,记者前往湖区数十次,拍摄上千幅图片,精挑细选最终确定最具代表性的一幅。受极端旱情的影响,鄱阳湖水位极速下降,长江江豚生活环境的改变导致它们的活动范围也发生变化。记者虽然长期跟踪拍摄长江江豚,但是在这种突发情况下天博,只能采用笨办法,逐个点位摸排寻找它们的踪迹。为此,记者先后前往永修、湖口、都昌、余干等地数次,遗憾的是都没有拍摄到令人满意的照片。2022年9月28日,记者跟随采访农业农村部组织的长江江豚科考时,无意间抓拍到了长江江豚跃出水面和航道疏浚同框的画面。由于江豚跃出水面转瞬即逝,而当时记者是在行驶的科考船上拍摄,距离也很远,所以并不确定画面效果。但是记者一直坚持蹲守、抓拍,保持着紧张的拍摄状态,只为拍到更好的作品。采访结束后记者整理照片,终于发现了让人惊喜的一张,长江江豚跃出水面,形态优美,而身后正是为了打通长江江豚的生命通道而紧张作业的航道疏浚船。这个“决定性瞬间”看似偶得,却是必然,践行“四力”、长期蹲守,才能守得一张满意的图片。

  无论文字还是图片,内容为王是新闻报道的核心。在策划党报新闻摄影报道工作时,要有鲜明的思想,选取合适的角度,增强图片的冲击力与可视性,摄影策划要将视觉形象的特点集中呈现,努力创新拍摄方式和拍摄思路,在每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和策划中有深度地研究事件的着力点,并选取不同的视角,以时代的历史发展背景为基础,增强图片内容的新闻性与可读性。[2]

  鄱阳湖和极枯,本身都是极具新闻性的元素,但是从什么角度切入才能更好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记者与编辑不断进行沟通,最后确定了从“候鸟”“长江江豚”两个角度切入,讲述江西举全省之力,通过苔草刈割实验、水域巡护管理、低枯水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等方式,共同应对鄱阳湖此次极枯的严峻考验的故事。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标题是报道的内核体现,发挥着先声夺人的作用。记者的原标题《极旱之下 共护鄱湖》稍显平淡,没有把专题最大的亮点提炼出来,经过反复思索,编辑最终将标题改为《极枯鄱湖 生态大考》,“极枯”“大考”分别表现的是鄱阳湖旱情的严峻和全省人民共同应对的决心,更好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和新闻价值。内容方面,从词句提炼、标点使用,到专业用语的核对,行文的流畅,编辑都进行了细致打磨。比如将“湖床”改为“湖区”,“割草”改为“刈割”等,编辑尽可能用最凝练的语言,强化图片的视觉张力,让文字和图片相得益彰,增加报道的信息量和可读性。在版面编排上,编辑反复斟酌后确定了主图:碧蓝天空下,两名湖口县长江江豚协助巡护队队员正在干涸的鄱阳湖湖区清理沉积的废弃渔网。夕阳的余晖透过一名队员的手臂,映照出他们专注的神情,不远处还有许多工作人员正在湖区忙碌着,逆光的角度选择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渲染了众志成城抗旱情的浓厚氛围。

  2022年9月30日,《极枯鄱湖 生态大考》专题报道发出后,社会反响强烈。事实证明,记者保持对选题的高度关注,并长时间深入一线拍摄,编辑加班加点,数易其稿后的作品,打动了读者,也打动了江西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的评委。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会评委推荐语这样写道 :“作为国际重要湿地和候鸟越冬地,鄱阳湖旱情如此严重,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出了巨大挑战,社会关注度高。为了表现这一主题,作者通过无人机和地面拍摄相结合,表现出大场面、中景、人物活动等画面,采用组图的形式,比较完整地报道了鄱阳湖旱情的新闻,新闻性强、题材重大。鄱阳湖极旱的干涸的湖底和长满草的草地,画面震撼,使人印象深刻。”

  一图胜千言。在报道中,新闻照片不仅能带领受众更好地感知新闻现场,还可以通过构图、视角等方式,向受众传递情感和价值观。因此,有人将新闻照片看作是一种能够保存并传达重要意义的容器。这就决定着,无论一幅摄影作品画面多么华丽、技术多么优秀,如果它远离对时代的洞察、对人类命运的认知,那它一定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摄影记者是用图片和读者进行交流的,只有将新闻中的事实和情感要素充分、精准地表达出来,才能吸引更多读者去看、去体会,进而产生共鸣天博。

  在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的摄影作品中,《重庆山火救援实录 热血“长城”凡人大义》记录了“摩托骑士”和消防员们并肩作战的情谊,这一场中国式救援,是新时代志愿者精神的体现,也是城市中凡人大义的彰显,更见证了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团结和不屈。《冰雪之上,我们记录下这些中国突破》定格了北京冬奥会8名取得金牌的中国运动员惊心动魄、振奋人心、永载史册的难忘时刻,塑造了冬奥健儿赛场英姿,也尽显作为东道主的北京的城市风采。而《极枯鄱湖 生态大考》中所展现的,一群白鹭从鄱阳湖进贤水域飞过,是想告诉读者珍惜自然生灵对我们的信任;长江江豚和疏浚航道的工作人员同框,是启发人们注意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监测,是为相关部门提供更多的决策参考依据……也许记忆本身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模糊,但图片却可以把它时时唤醒。多年以后天博,当我们的子孙后代再次回看这些历史图片,如果能够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些许回味和思考,这便是新闻图片该有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作者桂榕系江西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雪系江西日报社总编办副主任,杨莹系江西日报社视觉中心编辑)

  [1]中国记协网.评委谈中国新闻奖摄影初评:喜忧参半 单幅佳作难寻[DB/OL],2016(6).

  原标题新闻图片的时代意义和价值表达——以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极枯鄱湖 生态大考》为例